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3%,家具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6.7%、14.4%、14.3%、12.7%、11%。
地产科技企业通过部署 DeepFlow 实现了异构云资源池虚拟网络流量的按需采集、统一管理,解决了多云环境下虚拟流量的一体化管理和分析,为企业的业务整合、资源打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VMware云平台、微软Hyper-V虚拟化环境和其他公有云中,通过在独立虚拟机中安装采集器的方式,借助宿主机或公有云操作系统自带的虚拟交换机功能实现流量的采集。
采用多云架构之后,云的管理团队遇到了基础设施资源池多样化、异构资源池统一监控难、资源和服务的调配能力与效率低等困难。全网可视化能力实现包括虚拟网络以及混合网络中端到端的网络可视化,生产网络和业务网络实时数据以及历史网络数据的可视化等。这5朵云由于缺乏有效的虚拟网络分析工具和手段,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因此迫切希望构建统一的混合云管理平台提高运营效率,以确保5朵云持续、高效、安全地运行。2.1. 多云异构带来的挑战与众多企业一样,虚拟网络如何监控分析成为地产科技企业的新课题。借助 DeepFlow 流量拓扑能力,云平台的运营者不仅能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层层深入揭示流量拓扑关系,也能窥见资源与资源之间、资源与Internet之间、资源与未知流量之间的关系。
控制器组件以集群模式旁路部署在本地资源池的标准x86服务器中,提供5朵云的对接和全部采集器的管理以及采集策略的管理。3.1. 方案概述在该项目建设中, DeepFlow 平台对接范围包括阿里公有云、VMware、华为公有云、华为私有云、微软公有云共5个平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和其他地区比较起来,东北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平原,便于耕作,耕地面积所占比例特别大,土质非常肥沃。
另外,粮食总产量与常住人口的比较来看,年人均值最高的是黑龙江,达到了2000千克,此外吉林和内蒙古也都超过了1400千克。此外,吉林的增幅达到了39%,辽宁增幅为34.7%。其他省份这一数值均低于1000千克。另外,这十几年东北风调雨顺,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连年递增,为我国的粮食稳定提供了基础。
内蒙古的粮食输出量也很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的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
黑龙江、河南、山东位居前三黑龙江、河南和山东三省的粮食产量位居前三,是我国最大的三个产粮大省。其中,著名的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这个生态圈就包括了黑龙江大兴安岭岭东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河、绥化、双鸭山国家大粮仓。山东之后,中部农业大省安徽位列第四。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本身的耕地面积很大,黑土地大量开发,本省的消耗量不大,因此成为商品粮输出最大的地区。在榜尾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位居后五位,这些省份的粮食自给率较低,比如广东、浙江、福建这三省近年来的粮食自给率都不足四成。另外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也需要加强和完善,既要让粮食价格保持稳定,也要让农民收入有保障,这样才有可持续性。此外,共有10个省份高于474千克的全国平均水平。
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国人每9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西藏、青海、宁夏这几个边远省份的人口总量都不大,以畜牧业为主,海南以特色农业为主。
2014年房地产龙头企业恒大开始在大兴安岭生态圈布局粮油生产基地。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这三大直辖市,以城市经济体为主,耕地和农业占比已经非常小。
榜首的黑龙江去年粮食产量达到了7503万吨,是去年唯一一个粮食生产超过7000万吨的省份。另一方面,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即使这些地区的比较优势再好,种其他非粮作物的话,也不能破坏粮食的生产能力,当前我国对18亿亩红线、对土地硬化的控制是很严格的。在衣保中看来,这些年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化非常快,从城市化分工的角度,需要大量的鲜果,比如蔬菜等。而且东北的粮食一年一季,土壤肥沃,所以粮食的品质特别好,东北的大米是全国最好的,很受欢迎。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位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虽然今年的夏粮种植受到疫情和天气双重影响,但河南省的夏粮仍然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总产量达750.75亿斤,比去年多出了1.67亿斤,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总体上,北方地区占据较大的优势。
其中 2019年黑龙江粮食产量比2010年增加了1870万吨,相当于广东和浙江2019年粮食产量之和。作为一个户籍人口上亿的大省,河南同时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经济大省。
相比之下,有9个省份的粮食产量出现下降。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蔬菜需求量越来越大。
湖北和江苏都在3700多万吨,位居六、七位。除东北外,中原地区的河南以5946.6万吨位居第二。
近十年变化:北方四省贡献大从2010年~2019年的变化来看,有4个省份的粮食增产超过了1000万吨,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和吉林,加上第五名的山东,全部都在北方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就占了两个。当前粮食的收储制度还有待完善,要保证东北生产出来的粮食,应收尽收,不要出现粮食丰收了,卖粮难,这样会影响积极性。其中,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四个省份是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浙江和福建这两个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虽然人口不少,但是由于这两省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所以粮食产量也比较小。
另外包括福建\\浙江这些地方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村很多地方平均一户不到一亩耕地,这些地方粮食生产没有规模效应。黑龙江之外,东北的另外一个农业重省吉林的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五,总体上看,东北的粮食生产优势十分明显。
黑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省内平原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它们是我国东北大平原的组成部分。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期,内蒙古增加了1308万吨,增幅高达55.8%,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东北粮食产量很大,但是本地的消耗占比不高,因此粮食的商品率特别高,可以大量运往其他地区。不过,当前农业的整体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因此,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增加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提高种粮户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衣保中认为,农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内蒙古、四川和湖南分列八到十位。
邹进泰认为,在口粮有保障的情况下,各地可以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生产。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1250万吨粮食的能力。
总体上,历史上曾经的南粮北运,如今已经变成了北粮南运,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高度城镇化、工业化、人口大量涌入的地方,需要大量调入来自东北等地的粮食。与此同时,共有9个省份低于1000万吨。
衣保中称,东北粮食生产主要靠机械化,因此虽然近些年东北不少青壮年人口外流,但对农业影响不大。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山地和丘陵面积也占到七成左右,辖内最大的平原,珠三角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和连绵的城镇区。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翻然改进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